我们正以绿色生产为起点,从生产到产品,从体系到社会,推进一场持续的改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通过一整套系统的绿色路径设计, 把“绿色”变成可执行、可落地、可持续的常态。
我们的产品包装严格遵循5R原则,即减少、再使用、再循环、再生和拒绝使用(Reduce-Reuse-Recycle-Regeneration-Rejection),并逐步融入“CGF-黄金设计原则”。从包装选材到结构轻量化,减少材料用量及碳排放。
联合上下游搭建生产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的的可持续闭环,我们的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>99%。
我们不断优化物流模式,通过油改电项目、异地工厂布局、多联通道打造、新型工具投入等方式,涵盖运输车队、运输路线和物流装载、包装优化方面的改进,打造更加高效、绿色的物流运输体系。
我们以“物尽其用、综合利用”的理念为核心,通过工艺升级优化,建立AI算法大数据模型,实现制曲发酵工序最优参数组合,实现制曲发酵蛋白的最大化利用,减低蛋白质漏损,通过工艺优化,减少酱渣产出。
我们要求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获取产品碳足迹认证,优先采购碳排放更低的原材料;我们开展再生农业认证,优先采购完成可持续农业认证的大豆物料。
全年实施节能降碳措施项,通过项目减碳量达吨
沼气回收利用量突破万标立方米,节省标煤4903吨
通过“轻量化设计”全年减少PET、PE等包装材料用量约1700吨
通过水资源管理利用,总回用水量约150万立方米,可满足10000个三口之家全年用水需求
水回用率提升至 12.38%
通过废弃物分类管理和物循环利用,实现生产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率高达99.59%
这些改变是绿色路径的部分阶段成果。我们仍在不断推进更多场景落地,希望你能成为这条绿色发展路上的见证者与参与者。
我们通过健康产品构建全链路价值生态,从绿色餐桌到美好社区,持续守护健康美味,巧做产品绿色健康"加减法",成为真正的"绿色味道守护者"。
营养元素,为身体健康“加分”
针对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,我们推出铁强化生抽酱油、铁强化老抽酱油、铁强化金标生抽、铁强化草菇老抽等一系列营养强化系列产品,以健康膳食为缺铁性贫血人群的身体素质“加分”。
有机认证,为绿色产品“加保障”
海天有机系列产品全部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,每瓶产品都有独一无二的“身份证”,可确保全链路的有机可追溯。有机产品的布局更有助于对原材料进行有机种植/养殖的管控,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。
“减法”,让产品更加绿色有机
通过减盐增鲜、无糖留甜、轻脂轻卡轻负担,保障产品健康美味,减少产品中的人工添加成分,同时又实现了产品的不减鲜、不减味,让产品更加有机和绿色,真正做到了“健康又好吃”。为满足麸质敏感人群的需求,我们“精减”配料表,推出了无麸质酱油,真正实现“美味无负担”。
选购海天绿色产品
在森林集市搜索 
并购买海天绿色产品
在森林集市搜索并购买海天绿色产品
绿色产品=积累天猫能量值→ 
支持环保项目(如种树,公益资助等)
轻松参与,共建更可持续的未来
不需要额外的操作,
你的选择本身,就是改变的一部分
集市入口:【蚂蚁森林】主页 → 点击【森林集市】 / 【天猫小程序】主页 → 点击【下单得能量】 / 【支付宝】搜索“天猫” → 【绿色公益商品】
绿色生产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。 我们还在多个方面推进可持续价值的落地:
这是我们在环境、社会与治理层面正在推进的长期图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年7月18日,国内首个覆盖调味品全产业链的绿色倡议组织——“碳路者绿链联盟”在佛山正式启航。该联盟由海天牵头,联合上下游供应商、物流企业、科研机构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共同发起,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协同、数据共享、技术共研的绿色生态平台。
联盟聚焦“从田间到餐桌”全链条减碳路径,覆盖原料种植、绿色制造、低碳物流、循环包装与消费端回收五大关键环节,推动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。通过定期发布行业碳减排白皮书、组织低碳技术路演与最佳实践分享,助力全行业提升气候韧性与可持续竞争力。
作为联盟落地的重要举措,海天同步宣布正式启用45辆新能源重型卡车,投入珠三角区域干线运输,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的调味品企业。这批新能源重卡占公司重卡总数约30%,主要用于码头接驳、客户配送及场站转运等高频运输场景。
行业意义:该联盟填补了中国调味品行业系统性减碳平台的空白,开创了“龙头企业引领+全链协同”的可持续发展新范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天创新采用的“厂中厂”模式,宛如一条高效的供应链纽带,缩短了部分包材的运输距离。在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中,包材的运输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环节,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。而“厂中厂”模式将部分包材生产环节引入到海天的生产厂区内,实现了包材生产与产品生产的无缝衔接。
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包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污染,还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。同时,由于包材生产与产品生产在同一厂区内进行,能够更加及时地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的响应速度。
未来规划:未来,海天将进一步完善“厂中厂”模式,优化包材生产流程,提高包材生产的质量和效率。同时,将该模式推广至更多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,扩大供应链优化的范围,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、高效发展。
行业意义:“厂中厂”模式为食品行业在供应链优化方面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路和方法。通过缩短运输距离,减少运输环节,降低了供应链的碳排放和成本,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可靠性,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海天持续推进物流体系绿色升级,以技术革新与模式优化双轮驱动,在运输环节实现减碳、增效、降本的协同突破。2024年,公司通过新能源替代、装载效率提升与运输频次优化等多项举措,累计减碳达1,587吨,迈出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坚实步伐。
油改电:新能源重卡开启低碳运输新篇章
海天积极布局新能源物流,在拖车短驳业务中累计投入45台新能源电动重卡,全面替代传统柴油重卡。车辆应用于厂区与码头、仓库之间的高频接驳场景,零尾气排放、低噪音运行,实现减碳的同时,电动重卡维护成本更低,能源单价更稳定,长期运营经济效益显著,为构建“零碳短驳”运输网络奠定基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效减量:小高箱应用提升装载率,减少集装箱依赖
为提升运输空间利用率,海天大力推广**“小高箱”新型集装箱**(高度提升20厘米),在同等车次下显著提高单柜装载吨位。2024年,累计使用小高箱20,953个,同比增长75%。
通过优化装载结构,相当于减少2,506个标准集装箱使用,不仅节约物流成本,更减少集装箱制造与运输过程中的资源消耗,实现减碳1,121吨,真正实现“装得更多,跑得更少”。
减频降耗:车辆轻量化助力运输频次优化
在合规安全前提下,海天推进部分运输车辆轻量化改造,优化车身结构与材料,实现每车额外多装载0.5吨。这一微创新带来显著规模效应:全年减少运输车次791次,降低燃油消耗与道路碳排放,减碳约410吨,同时有效缓解交通压力,提升物流响应效率。
未来规划:海天将持续深化绿色物流体系建设,推动新能源车辆覆盖中长途干线运输,探索氢能源重卡试点;进一步扩大小高箱、可循环包装箱等绿色载具应用比例;并依托智慧物流平台,优化路径规划与装载算法,实现“单位货量碳排放持续下降”的目标。
行业意义:本案例表明,物流减碳不仅依赖大投入,更可通过精细化管理与微创新实现突破。从“油改电”到“装得多、跑得少”,海天以实际成效验证了绿色物流的经济可行性与生态价值,为快消、食品等行业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低碳运输解决方案。
绿色不止于口号,更在于每一次更聪明的装载、每一公里更低的排放。
海天,正让物流变得更轻、更快、更绿。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The mobile page is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.
                We recommend accessing this page via a PC in landscape mode for the best experience.